实现大学的梦想,为生命续航——我校校友从医者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时间:2025-03-18浏览:17

       近日,我校医学院护理学122(高)徐胡乐在温州某采集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捐献25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176例捐献者。

       徐胡乐表示,大学时期听到应碧荷老师课上的一句“2006年我带领班级38名同学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作为医学生,我们要将爱的种子在心中播下,在以后工作中生根发芽”后萌生了想法,后来通过一些纪录片、宣传册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的信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14年,徐胡乐在我校就读的时候就在献血车是登记了捐献意愿,她曾接到过一次初筛电话,但由于她并非第一顺位,最后没能成功捐献。这次通过高分辨确认后,她非常激动,上网查阅大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资料,了解采集前注意事项,对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健康检查标准》逐项优化膳食利用夜班轮休间隙进行体能训练,最终顺利通过捐献前评估。

       捐献造血干细胞,只是她热衷公益的一个缩影。徐胡乐现为温州市龙湾区某医院护士,工作之余,她经常自掏腰包为无亲属照料的患者购买热餐食、生活用品等,尽可能给予帮助;听闻白血病患儿有脱发的困扰,这位"了不起的美少女“默默蓄发2年,为白血病患者捐献发丝;明明临床一线那么忙,她还能用业余时间自学动画视频制作,为公众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科普视频;献血证上5900ml的数字,乍一看不起眼,却相当于一个成年人1.5倍的全身血量……这些事件背后,跃动着一名医者热血报春的脉动。对于做公益的初心,她说:"不是因为你是好人才去做好事,而是你做了好事才会被成为好人。”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症、地中海贫血、急性放射病、某些恶性实瘤体等造血及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成熟技术和重要手段,于许多患者而言,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活下去唯一的希望。